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摘要】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强调管理的开放,家长义工活动补充了幼儿园和家庭的互动方式,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交换、互动和资源共享,让家长有了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实现了“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目的。

【关键词】

  家长义工;志愿者;合作;教育资源。

  

    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鼓楼幼儿园创始人陈鹤琴在其《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文章中阐述:“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单独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鼓幼在办园早期,就通过恳亲会的方式邀请家长来园参与活动,听取幼儿园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汇报,还通过讨论会、报告家长、探访家庭等方法增进对孩子的全面了解,与家庭保持良好的合作。

  从单元课程研究起步开始,鼓幼就把家园共育作为课程的一个基本要项,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以保障家园共育管理行为的规范性、科学性,如《用论坛架构家园共育的桥梁》《陈鹤琴家庭教育指导下的家长工作研究》等,特别是参与中央教科所《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后,幼儿园改变了互动模式,构建了开放的机制,强调了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交换、互动和资源共享,让家长有了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

  近年来,我们又以家长义工为载体,不断丰富幼儿园的人力资源,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加强家园的伙伴关系,构建了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园环境氛围。

  一、“招兵买马”: 家长义工队伍的组建和发展

  “家长义工”是指家长以义工的身份进入学校,利用业余时间不计报酬协助幼儿园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幼儿园老师是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教育力量,家长义工是业余的教育力量,两者各有优势。组建家长义工队伍,让爸爸妈妈适时地走进校园,发挥老师和家长义工的教育合力,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产生很大的教育正能量。

  1.推行家长义工制度,宣传和倡导家长义工志愿者精神

  鼓楼幼儿园的“家长义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是在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倡导和组织下,由出于奉献、友爱、互助和社会责任,自愿、无偿地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资源服务孩子、支援幼儿园的热心家长组成的非营利性教育义务服务队伍。“传递爱心,服务孩子,促进家园合作”是鼓幼开展家长义工活动的核心宗旨。

  幼儿家长中不乏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其中许多都是幼儿园发展迫切需要的。每学期开学,我们一方面借助网站、论坛和电子屏的宣传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教育教学情况,一方面借助家长会、家长园地、宣教橱窗等平台,介绍义工志愿者项目的意义、内容及运作形式,如活动的实施方法、申报程序、具体活动内容和相关计划安排等等,告诉家长为什么要开展这些活动,怎么开展以及有哪些基本要求。我们还将以前家长义工参与活动照片、宣传资料等通过大屏幕播放,激发家长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家长义工志愿者每学期更换一次,家长在申报家长义工前,幼儿园都会明确告知申报的条件和要求,让家长们了解成为家长义工不仅要富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关心教育,具备做家长义工的基本素质,更要拥有做义工的时间和精力。将自愿参加、义务服务、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作为申报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家长在申报后如确因工作等原因出现任何不方便亦可直接提出,由班级和幼儿园根据实际及时更换人选。不管是加入家长义工组织,还是参加义务服务活动,鼓幼都坚持充分尊重家长本人意愿,不搞任何形式的任务摊派和强迫命令。

  2.创建家长义工资源库,健全和完善家长义工运行机制

  鼓幼家长义工队伍由幼儿园家长学校领导和园级家委会共同管理。家长义工队伍下设小、中、大3个年级组,每个组由园级家委会成员、班级家委会成员和班级教师组成。各年级组参照鼓幼家长义工管理制度、家长义工服务项目,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目标等实际需要,自主招募义工和制定学期开展的相关“爸爸妈妈进校园”的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每学期开学初,幼儿园通过网站、电子屏、家长园地等发布家长义工招募通知,发放家长义工申请单,请家长根据自身能力、专长和特点自主申报义工服务项目。家长填写好义工申请单以后,老师要对所有的申请单内容进行汇总,了解单个项目的人数和人员,结合幼儿园及各年级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及实际需要,对家长义工进行合理分组和科学分工。然后制定本学期家长义工活动的时间安排,再有重点地给予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指导培训。例如讲故事的家长义工有10名,老师安排每周五下午三点半到四点为“爸爸妈妈讲故事”时间,排定义工顺序,发布到班级圈里,让家长了解自己参与活动的时间,提前有所准备。班级既会保证所有提交义工申请的家长至少有一次的服务机会,也不会因为哪位家长技术更好就一直请他,避免个别家长负担过重。

  在家长来园做义工前,老师还要和义工备课,交流组织的程序、内容、方式方法等,帮他们梳理要点。来园活动的时候,老师更要组织帮助。如拍照的家长需要老师用语言引导孩子做动作、看镜头等等。

  二、“排兵布阵”: 家长义工活动实践的开展和实施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以陈鹤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为指导,依托家长学校,以家长义工队伍为载体,合理开发与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家长义工活动。

  1.优化家长义工资源,丰富和活跃家长义工活动形式

  在部署和安排家长义工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展所长、各尽所能”的原则进行人员分工和资源整合,对申报义工的家长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尊重家长自选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前提下,实行优化组合。比如幼儿园大班有位家长义工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小学低年级课任教师,开始申报的是后勤服务义工项目,当看到她经常热心地解答班级老师及家长关于幼小衔接教育方面的问题时,我们就动员她积极加入到教学活动项目义工组,走进幼儿园大班,在幼小衔接方面给予老师和家长们有益的帮助和指导,并在大班孩子即将结束幼儿园学习生活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引导和帮助,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这样的教育资源介入,使幼儿园及家庭幼小衔接知识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结合单元课程的需要,每学期家长义工要集中商讨活动计划,其中,就会涉及活动地点,需要“走出去”和“请进来”。

  义工需要开展“走出去”的活动,力求按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协助老师带领孩子们到图书馆、超市、邮局、消防队、武警支队、国防园参观;走进农科院、参观小学、走进社区等。在家长义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幼儿园与社区和资源单位共同建立了数十个相对稳定的教育基地。

  “请进来”,是义工们利用自身的资源再扩展的过程。对一些有特殊兴趣爱好、知识技能的家长义工,我们既鼓励他们自己做义工,还鼓励他们带团队做义工。如当牙医的家长义工不仅自己来园给孩子们讲解保护牙齿的知识,还带来团队为孩子们口腔检查,为家长们开展口腔保健咨询,让受益者从孩子扩大到成人。今年中班一位家长申请了讲故事的义工,他邀请了话剧团的一群朋友一同到幼儿园,不仅讲故事,还还孩子们一同表演童话剧,让孩子们了解了文学作品创作的幕前幕后。

  2. 关注家长义工活动开展,提升和强化家长义工活动效果

  自家长义工队伍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保持顺畅的沟通和反馈,广泛征求建议,及时交换意见,力求达成共识,推动幼儿园的发展。活动前,会提前一周将活动的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告知家长义工。活动中,提供带有文化标识的“志愿者服务证”,让义工与其他家长有所区分。活动后,向参与活动的家长义工颁发“家长义工感谢状”,既肯定家长义工的工作成效,又进行了再次的宣传。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鼓幼家长义工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从理念到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以往迎新活动家长义工基本上都是妈妈们唱主角,随着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理念的深入,去年义工们策划了66位爸爸参与的《六六大顺快乐爸爸》集体舞,爸爸们健康、快乐、朝气与活力将全场嗨翻,家长们不仅关守到可爱和温暖,更激发了参与义工团队的愿望。

  三、“兵多将广”:家长义工进校园的教育成效凸显

  爸爸妈妈作为家长义工走进校园,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其实际意义非同凡响。家长在做义工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义工”让家园之间真正形成了教育合力,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家园关系。

  1.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鼓楼幼儿园许多活动都是由家长义工参与协助完成,满怀服务热情的家长义工活跃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监督等各个层面。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时时处处都闪现着家长义工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积极践行着“传递爱心,服务孩子”的奉献精神和服务宗旨,很好地发挥了家园共育的功能,成为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幼儿园举行各类大型活动时,一个个佩戴志愿者标牌的家长义工穿梭在人群中间,后勤服务义工扎气球、挂条幅,搬椅子、搭帐篷,安全义工坚守楼梯转角处维持上下楼秩序,摄影义工跑前跑后极力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和孩子们最美的笑脸,并在第一时间将最真实的活动感受图文并茂地上传到幼儿园网站分享。 更多的时候,他们发挥自身所长,利用职业优势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一个个小小行动,一份份大大爱心。家长义工进校园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的人力和教育资源,为幼儿园各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形成了幼儿园多元化教育资源共融共存的局面。

  2.促进了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义工进校园,在给予幼儿园支持和贡献的同时,对于家长义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促进亲子关系、认识其他家长、社区人和事的最好机会和途径。

  活动中我们常会组织孩子们观摩家长义工活动,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真能干,为他们感到骄傲,同时也教会他们学会感恩,懂得尊重家长义工的劳动。我们发现,当家长义工较多地参与和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和教育过程时,当孩子发现爸爸妈妈是在为幼儿园里做好事,和幼儿园的教育联系、合作紧密时,他们往往会感觉很光荣,会有更积极的态度和更正面的行为,也会更有安全感,更喜欢上幼儿园。

  一位家长义工在交流活动感受时这样写到:“家长义工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非常感激幼儿园给我们家长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幼儿园,了解老师,了解自己的宝贝。在活动中,我一次次的被感动着,感动老师们的辛苦和爱心。同时我和许多家长也因义工活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像姐妹一样相互体贴和支持,鼓楼幼儿园家长义工队伍真是个让人眷恋、倍感温暖的地方。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积极体验当家长义工的美好和幸福,将无私的奉献精神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班级、让幼儿园处处充满爱的力量!”

  在家长义工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日显上升的离婚率让家长义工存在了某些不确定性,也让单亲家庭的孩子对完整家庭的日益渴望。如何让年轻父母承担家庭的责任,与幼儿园一起为孩子共同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将是我们在家园共育研究中需要再延续的研究。

  家长义工活动,拉近了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贴近了老师与家长的相互理解的心。它将注重儿童体验、经验,支持儿童富有个性的成长的单元课程要求具体落实。最重要的,借助家长义工活动,实现了教师、家长、儿童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