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新入园如入邻家戏­

  ——入园前三部曲预防幼儿分离焦虑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河滨幼儿园  朱淑华

  金秋九月,阳光明媚,是宝宝入园的时候,也是家长们既期待又担心的时候,期待的是宝宝终于可以上幼儿园了,一来减轻家长的负担,让家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二来可以让宝宝上幼儿园接受到更加好的教育,学到一些本领,三来呢可以跟小伙伴们好好相处,学会交往……但是家长更加耽忧:耽心老师好不好,温柔不温柔?是否有耐心,是否细心,孩子上学会不会吃亏?会不会被小朋友欺负?能吃饱吗?大小便怎么办……一系列的问号挥之不去。而天真无邪的宝宝显然没有这么复杂的想法,但是,离开爸爸妈妈来到陌生的环境肯定要哭要闹,任你老师怎么哄,那小性子是一定要使足了的,对于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庭和亲人的小小人儿来说,他能够做的就是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现象常常让家长心疼不已。有的从离开家那一刻就哭闹挣扎;有的是到园后亲人一离开就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会以冲动的方式表达,如踢打、喊叫、攻击等,也有的孩子在潜意识中建立自己防御手段,一般表现为固执、压抑、对某物的过度依赖……幼儿表现各不相同,但是原因大致相同——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和恐惧心理。研究证实:新入园孩子的哭闹,是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一种信号,这是孩子对所依恋的人和环境消失的敏感性反应,焦虑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专家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孩子的第二断奶期”。

  近些年,新生入园的分离焦虑已经引起了幼儿园和家庭的广泛重视,老师们纷纷采取措施,以缓解幼儿入园时候的焦虑现状,家长也是积极配合幼儿园,如各种物质上的准备、心里上的准备、情感上的准备等等,但是,大多是针对宝宝有了焦虑之后如何缓解这样的角度采取的措施,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我认为,要想真正做好新生入园工作,避免宝宝和家长的焦虑,我们幼儿园要从根上做起,防患于未然,在预防上下功夫,让宝宝想入园、愿意来幼儿,让宝宝感受上幼儿园就如到邻居家找小姐姐、找阿姨玩似的,真正做到快快乐乐上幼儿园。即避免宝宝家长有分离焦虑,那么,孩子入园就会真的开开心心,家长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疑惑和问号了,我们老师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我园采取入园前三部曲,即重点抓好入园前宝宝报名、到宝宝家家访、开学前亲子游这三次与宝宝见面的机会,让宝宝对待老师的情感从陌生——熟悉——喜爱,逐步深厚,使宝宝喜欢老师愿意来幼儿园,让孩子、家长切身感受到:宝宝上幼儿园就如来到邻居家玩耍一样开心放心。这样,我们的工作才真正的从根上做起,想家长之所想,站在家长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一、宝贝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俗话说,第一次良好的见面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我们很注重与孩子第一次见面——报名。

  我们在报名点的设置上,颇下了一番功夫,首先,地点选择在门厅里侧靠近活动室的地方,既可以看到门口来往行人又可以看清园所概况,这样,家长来的时候,远远的我们就可以看见,会微笑着走出大门迎接,就像家里来了一个相识多年的朋友一样,热情迎接宝宝的到来。

  当宝宝进入大门来到报名点详细咨询的时候,会对园所的概况有个第一印象:可以钻、爬、滑的大型玩具、摇摇马、跷跷板、小小车等中型玩具等琳琅满目,会首先给家长一个良好的印象。孩子更会忍俊不禁的跑去玩。当孩子想玩的时候是最天性流露的时候,那么,这就是我们老师用心观察并与之交往的最佳时机。我们安排有专人分别负责接待家长和孩子,也是即将担任新生班级的老师,即孩子未来班级的老师,他们一个负责接待家长,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概况、特色、课程、准备,并回答家长提问,另外的老师去带宝宝一起玩耍、游戏,并和宝宝交谈,询问宝宝概况。如宝宝的乳名、年龄、喜好、最近看的动画片、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老师根据宝宝的喜好选择话题与之交流,以便了解一些信息,为进一步深入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我们在报名处还设置了一些区域,如:图书区、玩具区、卡通动漫区、拼图区、娃娃区、动手益智区……不同性格的宝宝会对不同的区域感兴趣。孩子玩累了之后,就会跑到妈妈跟前,妈妈可以带着宝宝进入不同的区域共同游戏,家长是最喜欢孩子动手动脑学本领的,老师积极参与其中。

  这样的氛围没有陌生感、拘束感,家长、孩子、老师都是在很温馨很亲切很和谐很友爱的气氛中交谈、游戏,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犹如是老熟人再相见一样的自然亲切,更重要的是让从未进入幼儿园的家长和宝宝了解了孩子上学后都做什么玩什么怎么玩的情况,对于入园后生活有了切身的实践。

  宝宝会开心投入的玩很长时间,家长也会很耐心的陪伴宝宝,我们的老师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宝宝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为以后的再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宝贝再相识,犹如伙伴戏

  第二次见面,是新生家访。宝宝报名的时候,老师会与家长商谈上门家访的事宜,征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们很想了解宝宝班上的老师,特别想跟老师介绍宝宝的情况,所以,家长很重视老师的第一次家访。同样,老师也很想知道宝宝的家庭教育氛围、宝宝的生活习惯,以及将入园老师、家长如何配合等等,所以,老师也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选择好宝宝喜爱的两份礼物——吃的、玩的,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才能到宝宝家去家访。

  我们的家长深深的明白,此次去家访的老师就是宝宝的带班老师啦,以后宝宝的生活、游戏、吃、喝、睡就是家访老师负责的,所以,家长很看重老师的家访,会早早的做准备,并交代宝宝一些事项,受此感染,宝宝会更加激动、兴奋。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与孩子沟通、嬉戏、玩耍,让宝宝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真切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让宝宝知道:老师特别爱宝宝、喜欢宝宝、特别愿意与宝宝做游戏、教宝宝学习本领……当宝宝心理上认同老师、喜欢老师,觉得老师像自己的玩伴象邻家阿姨一样可亲可爱,而不是象爸爸妈妈说的那样严肃、可怕的时候,宝宝会很愿意与老师阿姨接触,主动与老师阿姨交谈,不会产生排斥老师的情绪和行为,这将为开学后宝宝上幼儿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访的时候,老师要有不同分工,比如,一名老师负责与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成长情况、个性特点、需要关照的情况、入园前注意事项、幼儿园生活规律、家园如何配合等等,另一名老师则负责与宝宝游戏、谈话,进一步联络宝宝感情,使宝宝进一步熟悉老师,认可老师、喜欢老师,让宝宝对老师产生积极的情绪,让宝宝体会到与老师阿姨在一起有信任感、安全感,不会因为跟老师在一起而失去爸爸妈妈,而是多了一份老师阿姨对他的爱。

  第三位老师则是一位睿智的观察者,用心观察宝宝的言语、行动,以便判断宝宝属于什么类型的孩子,还要预测开学后离开家人会有什么表现,将采取何种措施等等,同时,还要根据家人的谈话观察家人对待宝宝教育的态度、观点,分析、判断家长教育理念需要提高的地方,以便以后更好的进行家园沟通。在此同时,要把一些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如:家长介绍的宝宝特殊情况、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等,以便以后采取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三、宝贝三相识犹如邻家乐

  第三次见面,是开学前的亲子游戏。在开学前2-3天,选择周末时候,幼儿园针对新生设计一些趣味性亲子游戏,有竞赛类、动手类、娱乐类……宝宝在家长的陪同下可以进入任何一个游戏点玩耍,既可以自己游戏也可以与伙伴竞赛,可以是安静的也可以是激烈的,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宝宝在此过程中,既熟悉了幼儿园,也体会到与伙伴交往共同游戏的乐趣,更增加了亲子之情,最重要的是与老师更加熟悉亲热,真的像亲人一样,会从心理认同老师,而且,宝宝此时会很骄傲的告诉伙伴:“老师去过宝宝家的,还送礼物给宝宝的,阿姨最喜欢宝宝”。此时,我们会引导宝宝喊老师为“*妈妈”,如:李老师,则称呼“李妈妈”,王老师就称呼“王妈妈”,从老师到老师阿姨再到老师妈妈,称呼上的改变,也是情感上的递深,使宝宝从心理上进一步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让宝宝小小的心理感受到除了妈妈的爱之外,还有老师的爱。当老师妈妈与宝宝一起开心游戏的时候,宝宝会从心理认同这位老师妈妈,会很渴望与老师妈妈产生更加亲密的联系,会以与老师妈妈游戏为荣为乐。

  我们的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宝宝、引导宝宝进入这样积极的氛围之中,并用语言、表情表达自己的喜悦,使宝宝更加放心愿意与老师妈妈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效应,激发期待更多的玩耍更多游戏更长时间相处的愿望。然后再告诉宝宝:马上就可以来幼儿园,天天与老师妈妈做游戏,天天都可以玩很长的时间等等。这样,宝宝心理上先有了期待,很盼望着开学的到来。这样开学的时候,宝宝是很期待着来上幼儿园与老师妈妈游戏,与伙伴相处,几乎没有与家人分离的痛苦、不安,因为,在宝宝幼小的心中是认为来幼儿园找老师妈妈的,就像平时到邻居家玩耍一样,没有害怕、担忧,没有恐惧不安全,所以,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分离焦虑。

  我们幼儿园就是通过抓住以上与宝宝三次见面的机会,一步一步逐渐深入的与宝宝建立起温馨和谐的亲情关系,让宝宝对老师从一个空洞的概念到模糊的认识直至感性了解,知道了老师是一位可爱的妈妈,就像宝宝每天看见的邻家阿姨一样喜欢他,爱他。宝宝上幼儿园就像是当妈妈有事情的时候把宝宝送到邻居家玩一会一样,安全,开心。这样,我们的宝宝就不会害怕上幼儿园了,会很渴望很喜欢来幼儿园与小朋友游戏,来跟我们老师妈妈见面、跟老师妈妈学本领。

  在实践中,我们按照此三部曲进行,与家长沟通,与孩子游戏,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更得到宝宝的认可和喜爱,我们小、托班的宝宝开学时候都是笑呵呵的牵着妈妈的手迫不及待的跑来幼儿园,远远的就喊:“老师妈妈我来啦!”老师们更是远远的张开双臂迎接、大声欢迎宝宝的到来,并给可爱的小宝宝一个深深的、长长的拥抱和亲吻,然后带着宝宝开心的做游戏,几乎没有哭闹的现象,更没有孩子在门内哭家长在门外泣的情景。家长把宝宝送来后就立即和宝宝、老师再见离去,他们不再担心宝宝的情况,因为他们已经对宝宝在园的一日生活有了切身的体会,对老师也都很了解,所以不必要再担忧的问这问那的。

  好多家长反映,当宝宝回家的时候,是刚吃完饭或者刚起床就嚷嚷着来幼儿园,想见到老师妈妈,想来幼儿园玩,宝宝可喜欢幼儿园了。